我可以给出一些建议:
比如说餐饮行业,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不再是吃饭问题,而是和谁一起吃饭的问题;比如说酒店行业,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不再是睡觉问题,而是是否有机会和陌生人睡觉的问题
那么,饭店是否应该上线一个平台,只允许陌生人约一起吃饭呢?那么,酒店是否也应该上线一个平台,让每个房客可以更轻松地接触到其他房客呢?
我给出的这些建议,价值无穷。你也可以认为我在异想天开。
未来是社群的时代,社群是未来商业的最大入口
人以类聚、物以群分,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,但是,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如此凡是,人不能类聚、物不能群分,他们则不快乐、不自由,就会有反叛的力量去打破这种状态!
比如笼子的鸟,一个同性恋生活在异性恋的世界里,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考上了公务员。互联网时代,首先从虚拟的空间来打破这种状态。现实中无法倾诉的,可以在论坛社区里找到倾听者。
马佳佳说:有缘千里来约炮,只是她没有把这句话提炼成社群的精髓。社群就是这样的,互联网为社群打破的第一个突破口在虚拟社区,进一步,人类会跨国界跨地区迁徙,整个世界的组织形态将会彻底改变。
社群自古就有,国家、宗教、各种组织,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社群,一个个独立运行的生态系统。但是,过去,社群的存在并非主流,并非刚需。
过去几万年,几千年,人类的刚需是安全需求、衣食住行需求,国家和商业系统才是主流。
在马斯诺需求层次论里,社交需求是人类第三个需求阶段,社交需求是爱、感情、和归属感的一个需求。
互联网+,加号的两端是什么?
有人说,互联网+传统行业,如果深入去挖掘,我们就发现,互联网的核心是社群思维,传统行业的核心是产品。互联网+,就是社群+产品,产品型社群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存方式。
一旦给社群加上产品,社群经济的巨大魅力就爆发了,社群就成了未来商业的最大入口。
罗辑思维,就是一个产品型社群,估值2亿美元,高过很多传统媒体。传统媒体无非是靠赚取节目费和广告费,使更多的客户带来更多的广告,而罗辑思维是建立和用户的关系。
罗辑思维的用户喜欢它、支持它、包养它、它有6万多铁杆粉丝会员,300多万用户,然后开设了罗辑思维的会员商城。
(这是李善友提出的,产品是1,社群是0,社群让产品价值倍增)
换一个思维,Uber有了足够的用户之后,能不能把用户聚在一起,搞社交?能不能针对会员开设商城?
这就是社群的思维,是社群时代的商业模式。
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很简单,比如说酒店行业,收入=客房数*入住率。想要更多收入,就要更多客房、更多酒店、更多人员和资源,客人走后和你有什么关系吗?没有!所以,你的生意只会变成更多的酒店,然后越来越忙,越来越累。